87年前一句“到桂林去! ”,如今被央视拍成了王炸剧!冯绍峰拿笔当枪,李晨持真枪,王劲松一句话让全场沸腾…
1938年,桂林街头挤满了一群特殊的人:郭沫若攥着演讲稿冲进防空洞,夏衍在轰炸声中排版《救亡日报》
徐悲鸿的画架上钉着抗日宣传画,而李克农的枪口正对准暗杀文化人的特务…这不是历史课本的枯燥记述,而是央视38集抗战大剧《阵地》的炸裂开场!
2025年8月,这部由高希希执导、冯绍峰李晨王劲松领衔的“文化抗战”史诗,即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。
当坦克炮弹炸飞桂林七星岩的巨石,冯绍峰饰演的夏衍却死死护住一沓泛黄的报纸清样。
镜头一切,王劲松饰演的郭沫若站在硝烟未散的广场上嘶吼:“炸毁报社容易,炸毁人心? 休想! ”这是《阵地》预告片最震撼的片段。
和以往冲锋号加拼刺刀的抗战剧不同,《阵地》把镜头对准了一群手无寸铁的文化人:1938年武汉沦陷后,郭沫若、夏衍、巴金等200多位作家学者集体转移桂林。
在周恩来亲自部署下,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(李晨饰)秘密保护。
他们干的事比枪战更刺激:田汉在漓江竹筏上排演《秋声赋》,观众含泪高呼抗日口号;
徐悲鸿把画展变成“抗战动员会”,《奔马图》被印成传单撒遍街头;夏衍主编的《救亡日报》揭露日军暴行,特务悬赏500大洋买他的人头。
就连剧组复刻的防空洞印刷厂里,都真实还原了用桐油代替油墨、竹帘当晒纸架的细节。
有网友扒出路透视频:冯绍峰为拍一场油印戏,手上沾满三天洗不掉的墨渍。
桂林七星公园的烈士纪念碑前,至今刻着“文化抗战”四个字。
1938年这座小城突然跃升为抗战枢纽: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,桂林成为西南唯一未被日军控制的交通命脉。
滇缅物资经此转运,上海香港的文人由此奔赴延安。周恩来亲自组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,李克农坐镇指挥。
剧中用两件道具说透这段历史:一是李晨腰间那把勃朗宁手枪。
历史上真实的李克农随身携带两把枪,一把防日伪暗杀,一把防国民党突袭。
剧中他三次枪战救下文人的场景,都取材自档案记载的“漓江书店狙击战”。
二是王丽坤饰演的女教师攥着的国语课本。 当日军飞机在头顶盘旋,她在岩洞里教孩子们念“中国不会亡”,当年桂林创办了78所战时学校,连妓女都进夜校识字。
2024年5月,桂林市民突然发现解放桥被封了。
剧组用三天时间在这里重现了1944年桂林保卫战:张博饰演的国军营长带兵死守漓江码头,爆破组炸飞了20吨沙包筑成的掩体。
靖江王府取景王劲松演讲的“万人广场”其实是王府承运殿前院,历史上郭沫若确实在此高呼“用文化筑成铁壁铜墙! ”
拍“敌机轰炸”那天,徐璐饰演的女记者为抢拍爆炸镜头,假发被气浪掀飞。
她满脸黑灰举起相机时,镜头里是真实的火焰和四溅的碎石。
高希希坚持80%实景拍摄:月牙山的篝火诗会、象鼻山下的活报剧、七星岩藏粮洞…桂林21处抗战遗址首次被搬上荧幕。
“这不是演戏,是替先辈活一次! ”王劲松在剧本围读会上这句话,让现场演员集体沉默。
为演好郭沫若,他翻烂了《洪波曲》手稿,甚至找到1941年郭沫若在桂林演讲的录音。
预告片里他怒吼“炸吧! 你炸得毁报社,炸不毁四万万人的心! ”的镜头,一条过。
冯绍峰颠覆更大,他演的夏衍总穿着沾墨渍的长衫,眼镜腿用胶布缠着。
有场戏是特务用枪顶着他太阳穴逼停刊,他盯着对方说:“除非你现在开枪,否则明天照出! ”拍完这场戏,冯绍峰在片场抽了半包烟。
李晨更拼,桂林8月40℃高温,他穿厚军装拍枪战戏,道具枪管被晒得烫手。 导演喊卡时才发现他手心烫出水泡。
比电视剧更震撼的是央视同步推出的30集微纪录片《烽火笔墨》。
摄制组挖到从未曝光的史料: 七星岩八百烈士殉难前写在岩壁的绝笔诗、欧阳予倩话剧《忠王李秀成》被禁演的密令、巴金《火》第三部在桂林完稿的泛黄手迹。
最催泪的是第七集:摄制组用3D扫描还原七星岩洞内场景。1944年11月,800名伤员和文化人在这里被日军毒气杀害,遗骸三年后才被收殓。
镜头扫过岩壁上仍可辨的“抗战必胜”刻字,弹幕瞬间被“致敬”刷屏。
当预告片里王劲松举起钢笔与战士的刺刀并列,打出“笔杆子也是枪杆子”字幕时,弹幕炸了:“这才配叫抗战剧! ”“暑假就蹲这部了! ”
此刻距离8月开播还有30天,桂林七星公园的烈士纪念碑前,已有人悄悄放下剧组海报…
盈昌配资-盈昌配资官网-配资查询网-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